- 布政使
- 官名。 明初, 沿元制, 于各地置行中书省。 太祖洪武九年(1376), 改各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, 改原行中书省参知政事为布政使, 十四年(1381), 增设为左右布政使各一人。 宣宗宣德三年(1428), 除南北两京外, 全国定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, 以布政使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, 别称藩司, 俗称藩台, 尊称方伯, 下属称藩宪, 总督巡抚之制建立后, 布政使权位渐轻。 清沿置, 掌全省民政、 田赋与户籍等事, 为总督巡抚属官。 每省一人, 惟江苏省二人, 一驻苏州(今苏州市), 一驻江宁(今南京市), 分辖本省府、 州县。
* * *官名。 明初, 沿元制, 於各地置行中書省。 太祖洪武九年(1376), 改各行中書省為承宣佈政使司, 改原行中書省參知政事為布政使, 十四年(1381), 增設為左右布政使各一人。 宣宗宣德三年(1428), 除南北兩京外, 全國定為十三承宣佈政使司, 以布政使為一省最高行政長官, 別稱藩司, 俗稱藩台, 尊稱方伯, 下屬稱藩憲, 總督巡撫之制建立後, 布政使權位漸輕。 清沿置, 掌全省民政、 田賦與戶籍等事, 為總督巡撫屬官。 每省一人, 惟江蘇省二人, 一駐蘇州(今蘇州市), 一駐江寧(今南京市), 分轄本省府、 州縣。
Chinese Collegiate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bureaucratic ranks (Simpl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haracters). 2013.